- 軟件大小:15.58M
- 軟件語言:中文
- 軟件類型:國產(chǎn)軟件
- 軟件類別:免費軟件 / 電子圖書
- 更新時間:2018-05-14 16:45
- 運行環(huán)境:WinAll, WinXP, Win7, Win8, Win10
- 軟件等級:
- 軟件廠商:
- 官方網(wǎng)站:暫無
39.90M/中文/10.0
42.17M/中文/1.6
88.18M/中文/0.1
47.86M/中文/1.5
125.51M/中文/6.0
基因x中文版pdf是由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免費基因?qū)W電子課本。主要面向基因?qū)W行業(yè)的用戶提供專業(yè)、權威的基因分子生物學教學服務??梢哉莆盏缴飳W中基因基礎知識。建議大家使用pdf閱讀器打開查閱!歡迎下載使用。
Benjamin Lewin的《基因》出版之時就已經(jīng)為這本書設定了很高的標準,并成為一本分子生物學與分子遺傳學領域國際通用的最優(yōu)秀的參考書籍。過去幾十年中的9個版本見證著分子生物學與分子遺傳學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基因》系列的最新版本,綠色資源網(wǎng)《Lewin基因X》(中文版)對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進行了精彩的論述,內(nèi)容涵蓋了基因的結構、序列、組織和表達。為了提供分子生物學領域中快速多變的最新知識,21位科學家編寫和修正了其各自領域的相關內(nèi)容,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已經(jīng)深入貫穿于這本書中,使得本書成為相關領域當今最新穎、最全面的參考書。
前言
關于作者
第1部分 基因和染色體
第1章 基因是DNA
1.1 引言
1.2 DNA是細菌的遺傳物質(zhì)
1.3 DNA是動物細胞的遺傳物質(zhì)
1.4 多核苷酸鏈含有連接含氮堿基的糖磷酸骨架
1.5 超螺旋影響DNA結構
1.6 DNA是雙螺旋
1.7 DNA復制是半保留的
1.8 聚合酶在復制叉處作用于分開的DNA鏈
1.9 遺傳信息可由DNA或RNA提供
1.10 核酸通過堿基配對進行雜交
1.11 突變改變DNA序列
1.12 突變影響單個堿基對或更長序列
1.13 突變效應可逆轉(zhuǎn)
1.14 突變集中在熱點
1.15 一些熱點來自修飾的堿基
1.16 一些遺傳因子是非常小的
1.1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基因編碼蛋白質(zhì)
2.1 引言
2.2 一個基因編碼一條肽鏈
2.3 同一基因上的突變不能互補
2.4 突變可能引起功能的喪失或獲得
2.5 一個基因座可有不同的突變等位基因
2.6 一個基因座可能會有不止一個野生型等位基因
2.7 DNA的互換產(chǎn)生重組
2.8 遺傳密碼是三聯(lián)體
2.9 每一序列具有三種可能的閱讀框
2.10 原核生物基因與其蛋白質(zhì)呈共線性關系
2.11 表達一個基因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物需要幾個過程
2.12 蛋白質(zhì)呈反式作用而DNA上的位點呈順式作用
2.1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工程中的方法學
3.1 引言
3.2 核酸酶
3.3 克隆
3.4 克隆載體可因不同目的而專一化
3.5 核酸檢測
3.6 DNA分離技術
3.7 DNA測序
3.8 PCR和RTPCR
3.9 印跡方法
3.10 DNA微陣列
3.11 染色質(zhì)免疫沉淀
3.12 基因敲除和轉(zhuǎn)基因物種
3.13 小結
第4章 斷裂基因
4.1 引言
4.2 斷裂基因由外顯子和內(nèi)含子組成
4.3 外顯子和內(nèi)含子由不同的堿基組成
4.4 斷裂基因的結構是保守的
4.5 在負選擇時外顯子序列保守而內(nèi)含子序列變化多端
4.6 在正選擇時外顯子序列變化多端而內(nèi)含子序列保守
4.7 基因大小的變化范圍很廣
4.8 某些DNA序列編碼多種肽鏈
4.9 某些外顯子與蛋白質(zhì)功能域等同
4.10 基因家族成員具有共同的結構
4.11 遺傳信息不完全包含在DNA之中
4.12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基因組概述
5.1 引言
5.2 在不同的分辨率水平繪制基因組圖
5.3 個體基因組呈現(xiàn)廣范變化
5.4 利用RFLP和SNP繪制遺傳圖
5.5 真核生物基因組包含非重復DNA序列和重復DNA序列
5.6 外顯子的保守性鑒定真核生物編碼蛋白質(zhì)的基因
5.7 基因組結構的保守性有助于鑒定基因
5.8 某些細胞器含有DNA
5.9 細胞器基因組是編碼細胞器蛋白質(zhì)的環(huán)狀DNA分子
5.10 葉綠體基因組編碼多種蛋白質(zhì)和RNA
5.11 線粒體和葉綠體是通過內(nèi)共生進化來的
5.12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因組序列和基因數(shù)目
6.1 引言
6.2 細菌基因總數(shù)的差異可超過一個數(shù)量級
6.3 現(xiàn)已知多種真核生物的基因總數(shù)
6.4 基因有多少不同的類型
6.5 人類基因數(shù)目少于預期
6.6 在基因組中基因和其他序列的分布
6.7 Y染色體雄性特異基因
6.8 有多少基因是必需的
6.9 真核生物約10000個基因在不同層次廣泛表達
6.10 可以整體測出表達基因的數(shù)目
6.11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成簇與重復
7.1 引言
7.2 不等交換使基因簇發(fā)生重排
7.3 編碼rRNA的基因形成包括恒定轉(zhuǎn)錄單位的串聯(lián)重復
7.4 固定的交換使各個重復單元的序列保持完全相同
7.5 衛(wèi)星DNA一般位于異染色質(zhì)中
7.6 節(jié)肢動物衛(wèi)星DNA具有很短的相同重復
7.7 哺乳動物衛(wèi)星DNA由分級的重復序列所組成
7.8 小衛(wèi)星序列可用于遺傳作圖
7.9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基因組進化
8.1 引言
8.2 突變和分選機制使DNA序列進化
8.3 通過測量DNA序列變異可探查自然選擇
8.4 DNA序列趨異的恒定速率就是分子鐘
8.5 重復序列的趨異度可以度量中性替換率
8.6 斷裂基因怎樣進化
8.7 某些基因組為何如此之大
8.8 形態(tài)復雜性是通過增加新的基因功能進化而來的
8.9 基因重復在基因組進化中的作用
8.10 珠蛋白基因簇由重復和趨異形成
8.12 基因組多倍化(重復) 在植物和脊椎動物進化中的作用
8.13 轉(zhuǎn)座因子在基因進化中的作用
8.14 在突變和基因轉(zhuǎn)換以及密碼子使用上的偏愛性
8.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染色體
9.1 引言
9.2 病毒基因組包裝進它們的外殼里
9.3 細菌基因組是一個擬核結構
9.4 細菌基因組是超螺旋的
9.5 真核生物DNA具有附著于支架的環(huán)和結構域
9.6 特殊序列將DNA連接在間期基質(zhì)上
9.7 染色質(zhì)可以分為常染色質(zhì)和異染色質(zhì)
9.8 染色體帶型
9.9 燈刷染色體側(cè)環(huán)向外延伸
9.10 多線染色體形成橫紋
9.11 多線染色體在基因表達位點出現(xiàn)染色體疏松
9.12 真核生物細胞染色體是一種分離裝置
9.13 著絲粒局部含有組蛋白H3變異體和重復DNA序列
9.14 釀酒酵母中的點著絲粒具有必需的DNA短序列
9.15 釀酒酵母中的著絲粒與蛋白質(zhì)復合體結合
9.16 端粒具有簡單重復序列
9.17 端粒封閉染色體末端且在減數(shù)分裂的染色體配對中起作用
9.18 端粒由核糖核蛋白酶合成
9.19 端粒是生存必需的
9.20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染色質(zhì)
10.1 引言
10.2 DNA以核小體串珠方式組織
10.3 核小體是所有染色質(zhì)的亞單元
10.4 核小體是共價修飾的
10.5 組蛋白變異體產(chǎn)生可變核小體
10.6 核小體表面的DNA結構變化
10.7 核小體在染色質(zhì)纖絲中的途徑
10.8 染色質(zhì)復制需要核小體的裝配
10.9 核小體是否位于特殊位點
10.10 在轉(zhuǎn)錄過程中核小體被置換和重新裝配
10.11 DNA酶超敏性可檢測染色質(zhì)結構的改變
10.12 絕緣子是轉(zhuǎn)錄不相關的結構域
10.13 LCR可以調(diào)控一個結構域
10.1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部分 DNA復制與重組
第11章 復制子
11.1 引言
11.2 復制子可以是線性的或環(huán)狀的
11.3 復制起始點可用放射自顯影和電泳技術顯示
11.4 細菌基因組通常是單一環(huán)狀復制子
11.5 細菌起始點的甲基化調(diào)控復制起始
11.6 復制后起始點可以被阻斷
11.7 古細菌染色體可包含多個復制子
11.8 每條真核生物細胞染色體包含多個復制子
11.9 從酵母中分離復制起始點
11.10 許可因子控制了真核生物的再復制
11.11 許可因子由MCM蛋白組成
11.12 D環(huán)維持線粒體起始點
11.1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 染色體外復制子
12.1 引言
12.2 就復制而言線性DNA末端結構很重要
12.3 末端蛋白能夠在病毒DNA的末端起始復制
12.4 滾環(huán)產(chǎn)生復制子的多聯(lián)體
12.5 滾環(huán)被用來復制噬菌體基因組
12.6 通過細菌間的接合轉(zhuǎn)移F因子
12.7 接合能轉(zhuǎn)移單鏈DNA
12.8 植物中的細菌Ti質(zhì)粒誘發(fā)冠癭病
12.9 T-DNA攜帶感染所需的基因
12.10 T-DNA的轉(zhuǎn)移類似于細菌接合
12.11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3章 細菌復制與細胞周期的關系
13.1 引言
13.2 復制與細胞周期的關系
13.3 隔膜將細菌分隔成各含一條染色體的子代
13.4 與分裂或分離有關的基因突變影響細胞形態(tài)
13.5 FtsZ蛋白是隔膜形成所必需的
13.6 min和noc/slm基因可調(diào)節(jié)隔膜定位
13.7 染色體分離可能需要位點專一性重組
13.8 分隔涉及染色體的分開
13.9 單拷貝質(zhì)粒有一個分隔系統(tǒng)
13.10 質(zhì)粒不相容性由復制子決定
13.11 ColE1相容性系統(tǒng)受控于RNA調(diào)節(jié)物
13.12 線粒體如何復制和分離
13.1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4章 DNA復制
14.1 引言
14.2 起始:在起始點oriC形成復制叉
14.3 DNA聚合酶是合成DNA的酶
14.4 DNA聚合酶有多種核酸酶活性
14.5 DNA聚合酶控制復制保真度
14.6 DNA聚合酶具有共同結構
14.7 兩條DNA新鏈具有不同的合成模式
14.8 復制需要解旋酶和單鏈結合蛋白
14.9 啟動DNA合成需要引發(fā)
14.10 前導鏈和后隨鏈的協(xié)同合成
14.11 DNA聚合酶全酶由多個亞復合體組成
14.12 箍鉗蛋白控制了核心聚合酶和DNA之間的結合
14.13 連接酶將岡崎片段連接在一起
14.14 真核生物中不同DNA聚合酶分別負責起始和延伸
14.15 T4噬菌體為自身提供復制裝置
14.16 跨越損傷修復需要聚合酶置換
14.1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5章 同源重組與位點專一性重組
15.1 引言
15.2 同源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中的聯(lián)會染色體之間
15.3 雙鏈斷裂啟動重組
15.4 基因轉(zhuǎn)換導致等位基因之間的重組
15.5 依賴合成鏈的退火模型
15.6 非同源末端連接可修復雙鏈斷裂
15.7 單鏈退火機制在一些雙鏈斷裂處發(fā)揮作用
15.8 斷裂誘導復制能修復雙鏈斷裂
15.9 減數(shù)分裂染色體由聯(lián)會復合體連接
15.10 聯(lián)會復合體在雙鏈斷裂后形成
15.11 配對與聯(lián)會復合體的形成是兩個獨立過程
15.12 chi序列激活細菌RecBCD系統(tǒng)
15.13 鏈轉(zhuǎn)移蛋白催化單鏈同化
15.14 Holliday連接體必須被解開
15.15 參與同源重組的真核生物基因
15.16 特化的重組涉及特異位點
15.17 位點專一性重組涉及斷裂和重接
15.18 位點專一性重組類似于拓撲異構酶活性
15.19 λ噬菌體重組發(fā)生在整合體中
15.20 酵母通過開關沉默基因和活性基因座來轉(zhuǎn)換交配型
15.21 受體MAT基因座啟動單向基因轉(zhuǎn)換
15.22 錐蟲中的抗原變異運用同源重組
15.23 適合于實驗系統(tǒng)的重組途徑
15.2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6章 修復系統(tǒng)
16.1 引言
16.2 修復系統(tǒng)校正DNA損傷
16.3 大腸桿菌中的切除修復系統(tǒng)
16.4 真核生物核苷酸切除修復途徑
16.5 堿基切除修復系統(tǒng)需要糖基化酶
16.6 易錯修復
16.7 控制錯配修復的方向
16.8 大腸桿菌中的重組修復系統(tǒng)
16.9 重組是修復復制差錯的重要機制
16.10 真核生物中雙鏈斷裂的重組修復
16.11 非同源末端連接也可修復雙鏈斷裂
16.12 真核生物中的DNA修復與染色質(zhì)背景有關
16.13 RecA蛋白引發(fā)SOS系統(tǒng)
16.14 小結
......
請描述您所遇到的錯誤,我們將盡快予以修正,謝謝!
*必填項,請輸入內(nèi)容